师德培训课程总结:生成性德育微课程体验

发布日期:2018-11-26   来源:   

 

 

 

黄浦区“十三五”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课程

 

 

小结表

 

 

 

 

 

 

课程名称      生成性德育微课程体验     

课程模块         师德与素养                  

申报单位(盖章) _上师大卢实小          _

 

 

 

 

 

 

 

                       

 

 

校本研修课程小结

学校在圆融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基于教师师德发展的需求,融合已有的资源链接和实践经验等拟开展《生成体性德育微课程》校本课程培训。通过课程培训提升教师师德素养,专业能力以及文化品质。同时将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师德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道德生成和发展的文化、环境、信息和行动中,同时将校本培训的内容纳入德育校本微课程的系列研究之中。课程研修过程中,通过外施与内求有机结合把学生道德生活境域、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家庭及社会道德文化整合起来,使教师能获取课程实施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为每个学生真正获得自由的道德发展空间。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基于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要求,通过优化并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让教师在校本研修课程的学习,体验中团队互助,资源整合,课程评价,自主改进,从而促进教师自身行为改进,提升品行的过程。校本课程在实施进程中,分学段,分主题的开展着,较为充分地体现了生成性德育微课程的研究价值。在实际培训实施过程中,以德育微课程为载体,整合各学科教师资源,开展更为细化地梳理和分析,使培训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一、调研学生发展状况,为教师开展课程研究提供依据

具体调研方式如下表所示:

年段

调研方法

调研对象

低年段(一年级)

教师访谈

班主任,学科教师

低年段(二年级)

家长问卷

学生家长

中高年段(三至五年级)

学生问卷

学生

1)一年级学生调研结果分析

作为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考虑到其正处于适应学校、适应学习的时期,因此在观察与访谈过程中更多以了解学生现状、寻求共性的发展问题为主。通过调研,访谈一年级班主任老师8名以及学科老师5名,发现大部分一年级学生能做到“在课堂内外自如地进行表达”、“独立思考”、“与同伴友爱相处”、“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有一部分的学生能够做到“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由于小学的校园行为和幼儿园的大不相同,发现学生在这一部分的适应上存在一定困难。虽然学生能做到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但是在课堂礼仪方面尚不够规范,常常只顾自己的表达而打断他人、打断课堂。

2)二年级学生调研结果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余,在适应了学校生活与学习生活之余,也逐渐将校内所受的德育教育反哺于家庭之时。因此,二年级的“我爱我家”更多将“家”的概念从学校迁移到了家庭。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二年级学生的调研采用的是家长问卷的形式进行。课题组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下发家长问卷,共计发出4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份,回收率87.5%

问卷编制过程中,由课题组内部研讨列举家庭生活中与“有自信、会自立、懂感恩、能创造”这一培养目标有关的行为,之后邀请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参与座谈对题目进行筛选,并经过专家审议及小样本试测,最终保留了13个问题,并请家长在完成问卷后列出其中最关心的事项。经过统计,发现有如下3项均有超过40%的家长表示关心,即:“面对困难时,孩子是否能够积极进行挑战?”、“在学校里与同学间发生的矛盾,孩子是否会独立解决?”与“做作业时,孩子是否会依赖您告诉他/她方法或答案?”,较多的集中在学校生活与学习生活中的自立,考察这3项的得分情况,发现也确实在这些部分发展的情况较弱。

此外,其他得分情况较差的题目则是集中在家庭生活中的“会自立”,也即是学生更多在家庭中依赖于家长,也较少在家庭生活中主动地帮助家务。

3)中高年段学生调研结果分析

中高年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够读懂情境式的问题并进行选择。因此,在调研对象的选择上,课题组直接对学生本人进行了问卷的施测。

问卷编制过程中,课题组内部首先研讨列举学生生活中与培养目标有关的行为,之后通过班主任座谈、专家审议对题目进行筛选。通过小样本试测,发现尽管是不记名的问卷,中高年段的学生仍倾向于美化自我评价,因而较难得到客观的数据。通过研讨,最终定稿的问卷以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作为有自信这一项的题目,以3个挑战性的问题作为“能创造”这一项的题目,而“会自立”与“懂感恩”两项则是以情境题进行提问,并在每一题之下除了“你会……”再加入了“如果是你们班的同学,有多少人会……”这样的设问,通过结合对自我及他人的评价,以期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问卷施测过程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下发学生问卷,共计发出7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100%。统计结果发现,四个分表中“能创造”的得分情况欠佳,尤其是考查其好奇与探究意识的一题,请学生围绕一幅图片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无论是问题的数量还是质量均较弱。

而在其他分表中,“会自立”部分的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这三方面中,家庭生活部分的得分率是最低的,也即是学生更多在家庭中依赖于家长而非自立。“懂感恩”部分的结果则显示,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同伴、老师与家长的帮助并进行表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付出。然而,这一部分得分率较低的则是对社会生活中的他人的帮助进行感恩,如学校食堂的打饭阿姨等。

二、基于生成体验的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开发研究

1. 课程目标的细化

 学校从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开发并实施《我爱我家》微课程,其本质是“爱”的教育——爱家、爱校、爱黄浦、爱上海、爱祖国,从“小家”到“大家”系列,分年级层层推进。各年级从认识这个“家”、认同这个“家”、到爱上这个“家”,建立长大要建设这个“家”的美好愿望,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树立核心价值观。

2. 课程内容的构建

在构建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课题组基于学校原有的“我爱我家”德育课程架构,结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发展状况进行了再构,力求做到整合各类德育资源与活动形式。课程内容建构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家长;来源是校内外资源,学生实际德育行为偏差及现实社会中的热点、导向等。在内容的设置上学校强化德育课程的生成体验,结合课程内容,针对现实背景进行课程的重构、再构,体现动态的课程观。

在原有的德育课程方案中,我们保留了与本课程目标较为贴近的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而在其他几个年级则均有所变化

在对二年级家长进行调研之后,了解到学生更多在家庭中依赖于家长,也较少在家庭生活中主动地帮助家务,由此,家长们也对学生“会自立”的能力尤为关注。因此,课题组将二年级课程内容的重点落在了家庭中的自立,包括学习上的自立(学习生活我自理)以及在家庭中的感恩(尊老爱幼我会做、家务劳动我会帮)。

而对中高年级的课程内容,针对当今家长更愿意带着孩子出门旅行来认识世界这一特点,三、四年级课程主题分别定为“黄浦之旅”与“上海之旅”,并分别以黄浦区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以及上海的方言、传统美食作为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而对于五年级来说,学生的认知发展又到了新的高度,能够面对更高的挑战,因此将课程内容定为了信息量更为庞大的中国建筑与民族,进一步挑战学生探究与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创造力。

3. 课程方案的评价

在完成开发基于生成体验的校本系列微课程后,学校组织了由课程专家、课题研究小组、家委会课程开发小组与资深班主任共同参与,从课程目标的生成、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以如下的评价表对课程方案进行了评价,为教师制定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课程目标

20分)

课程目标是否真正值得实现;

课程目标是否真正源于学生与社会现实;

课程目标的阐述是否清楚;

课程目标是否细化成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

20分)

课程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已经确定的课程目标;

课程主题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并使其感兴趣;

课程主题内容的排列顺序是否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基础之上,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课程实施

20分)

课程实施策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德育体验;

课程实施策略是否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课程实施策略是否有一定的灵活性。

 

资源条件

20分)

学校是否具备主题教学实施所需要的课程资源,是否有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是否合理有效地使用了学校、社区已经具备的课程资源。

 

学生评价

20分)

是否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法是否合理;

收集评价信息的渠道是否畅通;

评价是否融于活动、促进体验;

评价能否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能够为进一步修正、提升课程方案提供有效的信息。

 

 

 

评价意见与改进建议:

 

 

 

综合课程方案评价结果,专家、教师与家长均能认同本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并同意针对现实背景进行重构的课程内容体现了动态的课程观,凸显课程创新点,更具有时代感与实效性。

三、基于生成体验的《我爱我家》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研究

完成课程开发后,选取经验丰富的学科教师在各年段进行实践,并定期组织沙龙进行教学研讨、案例分享等活动。通过对实践案例的总结与提炼,既寻找到共性的系列化实施路径,也在在不同年段分别探索了不同的实施策略。

依据在回顾原有的德育课程方案时所发现的课程架构散点化的不足,基于生成体验校本系列微课程在建构与实施过程中均强调系列化的课程体系与活动实施,将活动、课堂、实践、自主探究等形式有机结合,将学习过程与学习场所扩大,以系列化的微课程促进学生课程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不同年段不同主题下的课程内容,教师首先对照细化的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在目标导向下布置前置的体验任务,包括收集信息、实地寻访、亲身体验等各种形式。学生在完成体验任务后,将成果带回课堂,以传统队会课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在课后,通过微博、微信、美篇以及微课程“YI直播”小报等形式将所学进一步输出,并通过多平台的分享收获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甚至社区、社会评价,并以评价进一步导行,促进德育行为的内化。

四、培训成果及反思

1、课程引领,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学校借助课题的研究,引入专家团队,开展课题指导力的培训,通过对教师在课程设计、资源开发、课程实施、家校互动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和指导,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教师们通过微课程教案撰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课程案例剖析等,逐渐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分析和研究能力,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结合课题内容,已汇编形成“微课程”教案集,“微课程”案例集,学生个性化作品集。课题组选拔教师在区级层面进行课题展示活动,得到专家们的赞誉和肯定。新媒体平台开发也成功立项为上海市少先队子课题。课题研究在区级及以上层面的展示交流及研究活动推动着课题研究的进程,发挥着辐射作用。

2、资源开发,创设学校教育品牌

以学校德育微课程为载体,师生共同设计了丽园“微生活”YI 直播分享卡,每位学生将自己在微课程体验中的过程及感悟,通过YI直播分享卡上的直播话题、直播花絮等版面进行记录和分享,并由家长在直播点评一栏中给予及时点评或点赞。假期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和家长们积极投入丽园微生活的生成性实践体验中。其中,一、二年级以微行动——我爱家庭为主题,开展亲子课程体验,小手牵大手走进实践基地,学会生活,感受家庭亲情;三年级以微寻访——我爱黄浦为主题,走进黄浦红色基地,了解黄浦文化,开展微寻访活动;四年级学生开启了微体验——我爱上海,走进上海建筑,追寻老街历史,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海派文化;五年级学生在微起航——我爱祖主题的号召下,开启中华经典游,了解56个民族文化。

3、三位一体,协作构成教育合力

在研究过程中,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推进模式,指导教师借助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促使学生在校内习得的行为能够进一步泛化至家庭、社会。

在课程开发与推进的过程中,家长资源都是课题组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课程开发过程中,来自于家长的建议与评价促进了课程方案的完善。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的全力支持更是促进了学生体验任务与课程成果的完成。在四年级《我是上海小使者——上海美食》这一主题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便是由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完成了“美食分享卡”的设计与制作。而课程推进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既包括社会实践所选取的在地资源,更包括来自社会的评价与反馈。

回顾培训过程,对今后开展校本培训的方向也有了一定的思考,主要归为以下二项:

1、基于生成体验德育微课程的课堂实践策略研究

虽然基于实践已能提炼出共性的课程实施路径,然而具体到课堂实践,教师们还是表现出百花齐放、各显妙招,并未能归纳、梳理出共性的、有效的实践策略。可在之后进一步积累教师课例后进行梳理总结。

2、基于生成体验的德育微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虽然结合课题进行研究,但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目前还是学校,虽然已经结合学生需求,个性发展特点进行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较为丰富。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在校外实践基地开发上还需做进一步拓展,充分体现课程生成体验的特点,提高校本课程培训的教育资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Baidu
map